認識傷害自己的行為

聲明:

心理健康 A-Z所涵蓋的内容是來自 Mind UK ,按此瀏覽原文:https://www.mind.org.uk/information-support/a-z-mental-health/

感謝 Mind UK 分享他們寶貴的內容。所有刊登的内容是免費提供的,並不屬於任何宣傳或推廣活動的一部分。中文翻譯部分由香港心聆獨立處理,只提供一般普及性信息。如要閲讀經審核的原文,請從以上連結獲取。

我現在可如何幫助自己?

有強烈衝動想自殘時,很難令自己去做自殘以外的任何其他事情。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你可以採取一些步驟來幫助你做出其他選擇。

「我了解到,不能依靠其他人或事物來避免傷害自己,我必須靠自己。」

了解自己的自殘模式

了解自己的自殘模式可以幫助你找出自殘的原因,並識別何時會出現這種衝動。請記住,即使你無法抵抗自殘的衝動,在事後反思已發生的事情也很有幫助。這讓你在下次有類似感覺時能更容易理解。

嘗試將你的經歷分為以下幾點:

學習辨別「觸發點」

「觸發點」是讓你有衝動自殘的東西。它們可以是人、狀況、紀念日、感覺,特定的想法或感受。

練習在自殘之前記下正在發生的事情:

  • 你有什麼特別的想法嗎?
  • 是否某個狀況、人或事物使你想起了艱難的經歷?

意識到自殘的衝動

衝動可能包括身體上的感覺,例如:

  • 心跳加速或沉重感
  • 強烈的情緒,例如悲傷或憤怒
  • 感覺與自己脫離或失去知覺
  • 不斷出現有關於自殘或如何自殘的想法
  • 作出傷害自己健康的行為,例如刻意日以繼夜投入工作令自己分心

意識到自己的衝動可以幫助你採取措施以減少或阻止自殘。嘗試寫下你對衝動情緒的認知,以幫助你在每次出現衝動時更快地發現它們。

識別分散注意力的方法

轉移對自殘的衝動情緒,是一種為自己提供更多歇息空間,並減少衝動強度的方法。

當你感到出現強烈的衝動情緒時,或者一旦你意識到自己在傷害自己,就可以嘗試分散注意力。

「我學會了分散注意力的竅門。我最喜歡的是我的《正向簿》,它就像是一本剪貼簿,裡面寫滿了使我開心的東西。」

寫日記

幫助自己了解自殘行為的一種方法是,記錄每次自殘之前、期間和之後發生的事情。在一段時間(例如一個月)內這麼做很有幫助, 因為你會開始發現規律。

這可能是非常痛苦的經歷,並且可能會帶來難受的感覺。如果你有信心自己嘗試一下,請確保事後做些輕鬆或愉快的事情。

如果你覺得這樣做很不舒服,則可能需要向你信任的人尋求支持。

轉移自己的自殘衝動 

在想要自殘時,最有幫助的就是分散注意力。

不同的分散注意方法因人而異,而且相同的方法也不一定每次都對你有用。例如,轉移自己的怒氣與轉移自己的恐懼感已經是非常的不同,因此,準備幾種不同的方法供選擇是很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簡單的建議,你可以把當中有用或想嘗試的方法列出清單:

如你感到憤怒和沮喪

你可以嘗試以下一些分散注意力的方法:

  • 做運動
  • 大力拍打靠墊
  • 大叫和跳舞
  • 搖晃
  • 將東西撕碎
  • 跑步

用身體表達憤怒或喊叫之類的行為,不一定對每個人都行得通,而且反而有機會加劇情緒。當然,你可以嘗試一下,但請在確保有效後才繼續。

如果你感到悲傷和恐懼

你可以嘗試以下一些分散注意力的方法:

  • 用毯子包住自己
  • 與動物共度時光
  • 大自然中漫步
  • 讓自己哭泣或睡覺
  • 聆聽舒緩的音樂
  • 向別人傾訴你的感覺
  • 按摩雙手
  • 躺在舒適的位置吸氣,並緩緩呼氣,讓你的呼氣時間比吸氣時間長,重複直至你感到更加放鬆。 (請參見有關自我放鬆的頁面)。

如果你需要控制情緒

你可以嘗試以下一些分散注意力的方法: 

  • 寫清單
  • 整理
  • 清理雜物
  • 寫一封信,在信中說出你的一切感受,然後將其撕毀
  • 為花園除草
  • 收緊然後放鬆所有的肌肉。

如果你感到麻木和抽離

你可以嘗試以下一些分散注意力的方法:

  • 在手腕上輕彈橡皮圈
  • 拿著冰塊
  • 聞有強烈氣味的東西
  • 洗個冷水澡

如果你感到羞恥

你可以嘗試以下一些分散注意力的方法:

  • 停止與任何對你不友善的人在一起
  • 了解到自己希望變得完美,同時接受人都會犯錯
  • 提醒自己,自己的行為背後都有原因,並不是因為自己「不好」。

如果你自我厭惡並想懲罰自己

你可以嘗試以下一些分散注意力的方法:

  • 寫信表達自己自我厭惡的部分,然後回信,並盡量表達同情和接納
  • 通過創作歌曲或詩歌,繪畫,動作或唱歌等有創意的方式表達自我厭惡
  • 做運動(例如跑步或健身)以抒發對自己的憤怒。

「我討厭自己的身體,並指責自己的一切經歷,因此覺得自己需要受到懲罰。學會接受和尊重[自己的身體]是克服自殘的關鍵。」

延遲自我傷害 

另一種技巧是等待五分鐘後再進行自殘。這可能很辛苦,所以,如果一開始你感到難以等待那麼長的時間,請不要過於擔心。可以的話,請慢慢增加等待時間,並逐漸增加每次自殘之間的間距。

「我下定決心不再傷害自己。在某些情況下,我真的坐在我的手上,直到衝動完全過去。」

對於某些人而言,分心或拖延的方法對於解決複雜而根深蒂固的自殘問題而言,實在過於簡單了。在這種情況下,有關長期幫助自己的資訊可能會更有用。

 

甚麼是社區心活指南計劃(iACT)?

社區心活指南計劃(iACT)是香港心聆的服務之一, 透過培訓心理健康主任,為有輕微至中等抑鬱或焦慮徵狀人士提供評估及早期介入服務,即約6至8節的低密度心理支援,讓更多有需要的人得到免費且及時的專業心理支援。

如果你年齡介乎18至65歲,目前正面臨一些情緒問題或困擾,我們誠邀你先完成網上評估,讓我們更能掌握你的情況。
如果合乎參加資格,我們將於兩週內為你配對合適的心理健康主任,以作進一步的安排。

服務為期約三個月,按個人需要而提供六至八節的支援。我們期望參加者能出席所有節數,並按心理健康主任的引導,嘗試完成所提供的練習。

我們十分重視個人私隱。你與心理健康主任之間的對話是絕對保密的。除非你正處於危險中,否則我們不會在未經你同意的情況下將任何關於你的訊息分享予其他人。

本計劃不適合面對緊急情況或重大挫折、或被診斷有嚴重或複雜精神健康狀況的人士。

如你現時經歷自殺及自我傷害的想法,本計劃的內容未必能適用你的需要,請立即尋求協助。你可瀏覽香港心聆的「尋求幫助」頁面,以獲取即時資訊和服務。

大部份心理健康主任具備心理學/輔導等專業學歷,而且都是熱心提倡精神健康的人士。投入服務的心理健康主住均已接受約140小時的密集式培訓,並於9個月內完成至少120小時、受心理學家等專業人士監督的臨床實習,確保他們的服務質素。

 

他們由受認可的本地學者和精神業界專家講授,經驗豐富的精神健康專業團隊包括臨床心理學家、輔導心理學家、輔導員及精神科醫生。我們亦會持續監管服務的成效。

甚麼人適合參與這個計劃?

本計劃歡迎任何年齡為 18 至 65 歲、感到迷失或正面對情緒困擾的人士參加。

 

本計劃不適合被診斷有嚴重或複雜精神健康狀況之人士。正面對輕微至重度中等焦慮、輕微至中度等抑鬱或其他情緒困擾之人士則可參與此計劃。如果你正經歷重大挫折,甚至出現自殺或自我傷害的想法,請瀏覽我們香港心聆網頁的「尋求幫助」頁面,以獲得緊急資訊和有關服務。

報名後,我們的心理健康主任將會在兩星期內聯絡你、與你約定一個合適的時間,以你選擇的方式(視像通話/電話)進行45分鐘的對談。在對談期間,心理健康主任會了解你當下的狀況,並按照你在報名時填寫的問卷結果,讓你更了解自己當下的情緒狀態。同時,心理健康主任亦會按照你的需要建議你尋求合適的社區資源,讓你在照顧自己的精神健康上踏出重要的第一步。

我們心理健康主任接受的訓練以支援正面對輕微至中等精神健康問題之人士為主,因此本計劃並不適合以上的情況。如果你正經歷重大挫折,甚至出現自殺或自我傷害的想法,請瀏覽我們香港心聆網頁的「尋求幫助」頁面,以獲得緊急資訊和有關服務。

你與心理健康主任之間的對談內容將被絕對保密。除非你會對自己或他人構成即時的危險,又或者心理健康主任有理由相信你可能即將會處於危險中,否則他們不會在未得到你的同意下將任何關於你的訊息分享給其他人。

你需透過填寫表格進行事前預約方可進行會面。同時,你亦可自行選擇會面的萬寧分店地點。我們將因應服務使用者所選的地點分配心理健康主任跟進。

在對談前,我們會請你填寫基本問卷以進行初步篩選評估。這個篩選過程旨在確保心理健康主任接受的培訓足以照顧接受你的需要。如果在篩選評估後發現服務對你並不適合,香港心聆將為你提供其他建議選項,以確保你的安全及得到支援。
對於適合是次服務的成年人而言,所有心理健康主任都已經接受過有關如何分辨和應對安全及風險問題的培訓。如果你對於支援環節有任何擔憂,心理健康主任心理健康主任都有著相應的應對措施,並會根據情況的緊急程度制定應對方案。他們亦可亦可獲得來自香港心聆或參與機構的臨床工作者的支援。

香港心聆提供什麼類型的培訓課程?

香港心聆提供4個主題的心理健康培訓,包括:照顧自己、照顧他人、家庭幸福和 DEI (多元、平等和包容)。

按此查看培訓課程小冊子。

香港心聆提供多種精神健康培訓,並可根據不同情況和對象定製課程。

歡迎與我們的團隊聯絡,了解更多相關資訊。

我們的導師是來自不同背景的專業人士、並擁有豐富相關臨床經驗。按此查看我們導師的履歷。

精神健康急救課程是受國際認可的培訓課程。完成課程後將會成為國際認可的精神健康急救員。培訓導師均受香港心理衞生會認證,按此查看我們導師的履歷。

你可以按此參考我們所推薦的四個培訓路徑。你亦可以直接與我們聯絡,讓我們為你提供相關資訊及建議。

如有查詢,歡迎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我可以怎樣幫助自己?

我現在可如何幫助自己?

有強烈衝動想自殘時,很難令自己去做自殘以外的任何其他事情。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你可以採取一些步驟來幫助你做出其他選擇。

「我了解到,不能依靠其他人或事物來避免傷害自己,我必須靠自己。」

了解自己的自殘模式

了解自己的自殘模式可以幫助你找出自殘的原因,並識別何時會出現這種衝動。請記住,即使你無法抵抗自殘的衝動,在事後反思已發生的事情也很有幫助。這讓你在下次有類似感覺時能更容易理解。

嘗試將你的經歷分為以下幾點:

學習辨別「觸發點」

「觸發點」是讓你有衝動自殘的東西。它們可以是人、狀況、紀念日、感覺,特定的想法或感受。

練習在自殘之前記下正在發生的事情:

  • 你有什麼特別的想法嗎?
  • 是否某個狀況、人或事物使你想起了艱難的經歷?

意識到自殘的衝動

衝動可能包括身體上的感覺,例如:

  • 心跳加速或沉重感
  • 強烈的情緒,例如悲傷或憤怒
  • 感覺與自己脫離或失去知覺
  • 不斷出現有關於自殘或如何自殘的想法
  • 作出傷害自己健康的行為,例如刻意日以繼夜投入工作令自己分心

意識到自己的衝動可以幫助你採取措施以減少或阻止自殘。嘗試寫下你對衝動情緒的認知,以幫助你在每次出現衝動時更快地發現它們。

識別分散注意力的方法

轉移對自殘的衝動情緒,是一種為自己提供更多歇息空間,並減少衝動強度的方法。

當你感到出現強烈的衝動情緒時,或者一旦你意識到自己在傷害自己,就可以嘗試分散注意力。

「我學會了分散注意力的竅門。我最喜歡的是我的《正向簿》,它就像是一本剪貼簿,裡面寫滿了使我開心的東西。」

寫日記

幫助自己了解自殘行為的一種方法是,記錄每次自殘之前、期間和之後發生的事情。在一段時間(例如一個月)內這麼做很有幫助, 因為你會開始發現規律。

這可能是非常痛苦的經歷,並且可能會帶來難受的感覺。如果你有信心自己嘗試一下,請確保事後做些輕鬆或愉快的事情。

如果你覺得這樣做很不舒服,則可能需要向你信任的人尋求支持。

轉移自己的自殘衝動 

在想要自殘時,最有幫助的就是分散注意力。

不同的分散注意方法因人而異,而且相同的方法也不一定每次都對你有用。例如,轉移自己的怒氣與轉移自己的恐懼感已經是非常的不同,因此,準備幾種不同的方法供選擇是很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簡單的建議,你可以把當中有用或想嘗試的方法列出清單:

如你感到憤怒和沮喪

你可以嘗試以下一些分散注意力的方法:

  • 做運動
  • 大力拍打靠墊
  • 大叫和跳舞
  • 搖晃
  • 將東西撕碎
  • 跑步

用身體表達憤怒或喊叫之類的行為,不一定對每個人都行得通,而且反而有機會加劇情緒。當然,你可以嘗試一下,但請在確保有效後才繼續。

如果你感到悲傷和恐懼

你可以嘗試以下一些分散注意力的方法:

  • 用毯子包住自己
  • 與動物共度時光
  • 大自然中漫步
  • 讓自己哭泣或睡覺
  • 聆聽舒緩的音樂
  • 向別人傾訴你的感覺
  • 按摩雙手
  • 躺在舒適的位置吸氣,並緩緩呼氣,讓你的呼氣時間比吸氣時間長,重複直至你感到更加放鬆。 (請參見有關自我放鬆的頁面)。

如果你需要控制情緒

你可以嘗試以下一些分散注意力的方法: 

  • 寫清單
  • 整理
  • 清理雜物
  • 寫一封信,在信中說出你的一切感受,然後將其撕毀
  • 為花園除草
  • 收緊然後放鬆所有的肌肉。

如果你感到麻木和抽離

你可以嘗試以下一些分散注意力的方法:

  • 在手腕上輕彈橡皮圈
  • 拿著冰塊
  • 聞有強烈氣味的東西
  • 洗個冷水澡

如果你感到羞恥

你可以嘗試以下一些分散注意力的方法:

  • 停止與任何對你不友善的人在一起
  • 了解到自己希望變得完美,同時接受人都會犯錯
  • 提醒自己,自己的行為背後都有原因,並不是因為自己「不好」。

如果你自我厭惡並想懲罰自己

你可以嘗試以下一些分散注意力的方法:

  • 寫信表達自己自我厭惡的部分,然後回信,並盡量表達同情和接納
  • 通過創作歌曲或詩歌,繪畫,動作或唱歌等有創意的方式表達自我厭惡
  • 做運動(例如跑步或健身)以抒發對自己的憤怒。

「我討厭自己的身體,並指責自己的一切經歷,因此覺得自己需要受到懲罰。學會接受和尊重[自己的身體]是克服自殘的關鍵。」

延遲自我傷害 

另一種技巧是等待五分鐘後再進行自殘。這可能很辛苦,所以,如果一開始你感到難以等待那麼長的時間,請不要過於擔心。可以的話,請慢慢增加等待時間,並逐漸增加每次自殘之間的間距。

「我下定決心不再傷害自己。在某些情況下,我真的坐在我的手上,直到衝動完全過去。」

對於某些人而言,分心或拖延的方法對於解決複雜而根深蒂固的自殘問題而言,實在過於簡單了。在這種情況下,有關長期幫助自己的資訊可能會更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