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礙

聲明:

心理健康 A-Z所涵蓋的内容是來自 Mind UK ,按此瀏覽原文:https://www.mind.org.uk/information-support/a-z-mental-health/

感謝 Mind UK 分享他們寶貴的內容。所有刊登的内容是免費提供的,并不屬於任何宣傳或推廣活動的一部分。中文翻譯部分由香港心聆獨立處理,只提供一般普及性信息。如要閲讀經審核的原文,請從以上連結獲取。

我可以如何自助?

如果患有人格障礙,你可能在應付日常生活上感到有困難。以下是一些適用於現在及將來的建議。

不同方法,在不同時候適用於不同人。因此,如果某方法沒有作用,也不要責怪自己。每個人都是獨特的,你應該尋求最合適自己的方法 ,而方法應該隨環境及時間改變。

  • 我現在可做什麼?
  • 長遠而言我可做什麼?

我現在可做什麼?

如果你現時感覺很痛苦,不知所措,那麼可以先嘗試把困難細分,每次只專注面對一個困難。以下是一些有助你面對困難的提示和技巧(我們也鼓勵你積極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

如感到生氣、沮喪或不安

以下是一些有用建議:

  • 呼吸運動
  • 邊聽你最喜歡的音樂邊跳舞或唱歌
  • 動手修理或製作
  • 做一些有創意的事,如填色、繪畫、 創意寫作或製作音樂
  • 寫日記
  • 洗冷水澡

更多建議,請參考如何管理憤怒情緒頁面。

如果感到抑鬱、情緒低落或孤獨

以下是一些有用建議:

  • 觀看喜歡的電視節目,讓自己心情變好
  • 讀最喜歡的書
  • 將所有負面情緒寫在紙上,然後揉成紙團或撕碎
  • 聆聽歌曲或觀看令你興奮的視頻
  • 給感到難過或孤獨的自己寫一封安慰的信
  • 抱抱寵物或毛絨玩具

更多建議,請參考抑鬱症自助頁面。

如果你感到焦慮、恐慌或緊張

以下是一些有用建議:

  • 給自己冲杯熱飲,慢慢品嚐;仔細觀察味道、氣味、杯的形狀及重量
  • 深呼吸十次,每次都大聲數出來
  • 儘量寫下身邊環境的資料,例如時間、日期、牆壁的顏色和房間裡的傢俱
  • 洗個熱水澡或淋浴。通過營造舒緩的氛圍和分散對身體的注意力,可以幫助改變心情

更多建議,請參考焦慮情緒和恐慌突襲的自助頁面。

如果感到解離或精神恍惚

以下是一些有用建議:

  • 慢慢呼吸
  • 聆聽周圍的聲音
  • 赤腳行走
  • 用毯子包裹自己,享受溫暖舒適的感覺
  • 吃或聞帶有強烈味道或氣味的東西

更多建議,請參考解離症的自助頁面。

如果想自我傷害

以下是一些有用建議:

  • 在皮膚上貼上膠布或膏藥,然後剝下
  • 將冰塊放在想要傷害的地方
  • 洗個冷水澡

更多建議,請參考自我傷害的自助頁面。

「很多建議並非適合每個人,我們都應該嘗試尋找合適自己的應對方法。勉強使用無效的方法只會適得其反。」

長遠的應對建議?

給自己預留一些時間,把健康放在第一位。這樣做的話,可以大大改善自己的情緒健康。以下是一些有用的建議:

跟別人傾訴

當心情不好時,與他人溝通可能十分困難。但是,跟他人分享煩惱,其實可以幫助我們更容易處理情緒。如不想向身邊的人傾訴,可以使用熱線服務。

可以致電撒瑪利亞會的免費熱線傾訴問題(多國語言熱線:2896 0000)或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中文熱線:2389 2222)。有關不同熱線和服務的更多資訊,請參考Mind HK的心理健康服務指南

寫心情日記

觀察情緒,有助你進一步了解自己和自己的情緒模式,同時更可以察覺心情的變化。很多人喜歡透過心情日記來觀察自己的心情。

想想自己做過的好事,或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美好事情。練習對自己好一點,同時紀錄曾經有效及有幫助的方法和技巧。

「有時,我的症狀並不會妨礙生活,但也有些時候,卻會令人難以承受。在出現症狀時,難免會怪責自己。可是我會提醒自己,這就是我需要繼續努力的事情,偶然做得不夠好也是人之常情。」

未雨綢繆

你不一定能夠跟別人分享自己的感覺、需要的幫助,因此建議自己可以事先制定危機處理計劃,說明在緊急情況下,自己期望的應對辦法。

計劃可以包括:

  • 與誰聯絡
  • 想接受或避免什麼治療
  • 希望身邊的人在什麼時候考慮幫助你入院

危機處理計劃可以有很多不同種類。

聯絡精神健康問題的提倡者

如覺得自己沒有得到適當的聆聽或治療(如與醫生交談或接受治療後),可以向精神健康問題的提倡者求助。

有關出現情緒問題時的自助建議,請參考精神健康問題的自助頁面。

製作自助盒子 把一些對自己有幫助的東西放在盒子裡(如在準備精神急救箱一樣),在有需要的時候可以用上。

盒子裡可以包括:

  • 喜歡的書、電影或CD
  • 壓力球或智力玩具(用於宣洩煩躁情緒)
  • 有用的語錄或鼓勵語句
  • 令自己安心的圖片或相片
  • 柔軟的毛毯或毛绒玩具
  • 有香味的蠟燭或薰衣草袋

「我學會了如何分散注意力。我最喜歡的是《正向本子》,它就像是一本剪貼簿,裡面充滿了讓我開心的東西。」

尋找自我傷害的應對策略

人格障礙患者有可能會通過自我傷害去處理難受的感覺及經歷。

請參考自我傷害的頁面,以了解其他的應對方法。

進行靜觀或放鬆運動

讓自己放鬆鎮定,從容處理無助的想法。請參考靜觀和放鬆提示的頁面。

「我學會了對自己好一點。如果積極面對,人生便會有所改善。有時我也會感到消極及失望,但我知道這只是一時的感覺。我告訴自己:我值得快樂,也值得過上充實的生活。我不會讓疾病影響自己的人生。」

朋輩支援

與有相似經驗的人交談,可能會對自己有幫助。通過朋輩支援,讓他人分享經驗、給予和接受支援、互相聆聽和學習。獲得朋輩支援的方法有很多種,例如:

照顧身體健康

身體健康會影響情緒感受,因此,應盡可能照顧自己:

  • 確保睡眠充足。睡眠可以補充精力,幫助我們應對負面的情緒和經歷。明白自己的極限,同時了解自己身體所需的休息,儘量多休息,保持身心健康。請參考應對睡眠問題的頁面。
  • 檢視自己的飲食習慣。定期進食和健康飲食可以改善情緒和提高精力水平。請參考食物與情緒的頁面。
  • 多做體能活動。即使是輕度的運動也能對精神健康有幫助。選擇的運動不必太劇烈,散步甚至使用椅子做運動也是不錯的選擇。請參考體能活動的頁面。
  • 多外出、多接觸大自然對健康有很多正面影響。請參考大自然與精神健康頁面,以認識更多不同的大自然活動。
  • 遠離毒品和酒精。雖然毒品或酒精有可能幫助轉移負面的情緒,但長期使用毒品或酒精會導致情緒更差,並且妨礙你正視問題的真正根源。請參考軟性毒品和酒精的頁面或香港賽馬會藥物資訊天地網站

尋求專家協助,以助找出問題的根源

一些人格障礙患者曾遭遇非常痛苦的經歷,例如虐待、欺凌或歧視。如果曾遇過類似問題,應該尋求幫助。

例如,如果在童年時受過虐待,可以向防止虐待兒童會網站尋求支援;也可以參考創傷後壓力症的頁面,了解其他組織。

甚麼是社區心活指南計劃(iACT)?

社區心活指南計劃(iACT)是香港心聆的服務之一, 透過培訓心理健康主任,為有輕微至中等抑鬱或焦慮徵狀人士提供評估及早期介入服務,即約6至8節的低密度心理支援,讓更多有需要的人得到免費且及時的專業心理支援。

如果你年齡介乎18至65歲,目前正面臨一些情緒問題或困擾,我們誠邀你先完成網上評估,讓我們更能掌握你的情況。
如果合乎參加資格,我們將於兩週內為你配對合適的心理健康主任,以作進一步的安排。

服務為期約三個月,按個人需要而提供六至八節的支援。我們期望參加者能出席所有節數,並按心理健康主任的引導,嘗試完成所提供的練習。

我們十分重視個人私隱。你與心理健康主任之間的對話是絕對保密的。除非你正處於危險中,否則我們不會在未經你同意的情況下將任何關於你的訊息分享予其他人。

本計劃不適合面對緊急情況或重大挫折、或被診斷有嚴重或複雜精神健康狀況的人士。

如你現時經歷自殺及自我傷害的想法,本計劃的內容未必能適用你的需要,請立即尋求協助。你可瀏覽香港心聆的「尋求幫助」頁面,以獲取即時資訊和服務。

大部份心理健康主任具備心理學/輔導等專業學歷,而且都是熱心提倡精神健康的人士。投入服務的心理健康主住均已接受約140小時的密集式培訓,並於9個月內完成至少120小時、受心理學家等專業人士監督的臨床實習,確保他們的服務質素。

 

他們由受認可的本地學者和精神業界專家講授,經驗豐富的精神健康專業團隊包括臨床心理學家、輔導心理學家、輔導員及精神科醫生。我們亦會持續監管服務的成效。

甚麼人適合參與這個計劃?

本計劃歡迎任何年齡為 18 至 65 歲、感到迷失或正面對情緒困擾的人士參加。

 

本計劃不適合被診斷有嚴重或複雜精神健康狀況之人士。正面對輕微至重度中等焦慮、輕微至中度等抑鬱或其他情緒困擾之人士則可參與此計劃。如果你正經歷重大挫折,甚至出現自殺或自我傷害的想法,請瀏覽我們香港心聆網頁的「尋求幫助」頁面,以獲得緊急資訊和有關服務。

報名後,我們的心理健康主任將會在兩星期內聯絡你、與你約定一個合適的時間,以你選擇的方式(視像通話/電話)進行45分鐘的對談。在對談期間,心理健康主任會了解你當下的狀況,並按照你在報名時填寫的問卷結果,讓你更了解自己當下的情緒狀態。同時,心理健康主任亦會按照你的需要建議你尋求合適的社區資源,讓你在照顧自己的精神健康上踏出重要的第一步。

我們心理健康主任接受的訓練以支援正面對輕微至中等精神健康問題之人士為主,因此本計劃並不適合以上的情況。如果你正經歷重大挫折,甚至出現自殺或自我傷害的想法,請瀏覽我們香港心聆網頁的「尋求幫助」頁面,以獲得緊急資訊和有關服務。

你與心理健康主任之間的對談內容將被絕對保密。除非你會對自己或他人構成即時的危險,又或者心理健康主任有理由相信你可能即將會處於危險中,否則他們不會在未得到你的同意下將任何關於你的訊息分享給其他人。

你需透過填寫表格進行事前預約方可進行會面。同時,你亦可自行選擇會面的萬寧分店地點。我們將因應服務使用者所選的地點分配心理健康主任跟進。

在對談前,我們會請你填寫基本問卷以進行初步篩選評估。這個篩選過程旨在確保心理健康主任接受的培訓足以照顧接受你的需要。如果在篩選評估後發現服務對你並不適合,香港心聆將為你提供其他建議選項,以確保你的安全及得到支援。
對於適合是次服務的成年人而言,所有心理健康主任都已經接受過有關如何分辨和應對安全及風險問題的培訓。如果你對於支援環節有任何擔憂,心理健康主任心理健康主任都有著相應的應對措施,並會根據情況的緊急程度制定應對方案。他們亦可亦可獲得來自香港心聆或參與機構的臨床工作者的支援。

香港心聆提供什麼類型的培訓課程?

香港心聆提供4個主題的心理健康培訓,包括:照顧自己、照顧他人、家庭幸福和 DEI (多元、平等和包容)。

按此查看培訓課程小冊子。

香港心聆提供多種精神健康培訓,並可根據不同情況和對象定製課程。

歡迎與我們的團隊聯絡,了解更多相關資訊。

我們的導師是來自不同背景的專業人士、並擁有豐富相關臨床經驗。按此查看我們導師的履歷。

精神健康急救課程是受國際認可的培訓課程。完成課程後將會成為國際認可的精神健康急救員。培訓導師均受香港心理衞生會認證,按此查看我們導師的履歷。

你可以按此參考我們所推薦的四個培訓路徑。你亦可以直接與我們聯絡,讓我們為你提供相關資訊及建議。

如有查詢,歡迎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我可以如何自助? 

我可以如何自助?

如果患有人格障礙,你可能在應付日常生活上感到有困難。以下是一些適用於現在及將來的建議。

不同方法,在不同時候適用於不同人。因此,如果某方法沒有作用,也不要責怪自己。每個人都是獨特的,你應該尋求最合適自己的方法 ,而方法應該隨環境及時間改變。

  • 我現在可做什麼?
  • 長遠而言我可做什麼?

我現在可做什麼?

如果你現時感覺很痛苦,不知所措,那麼可以先嘗試把困難細分,每次只專注面對一個困難。以下是一些有助你面對困難的提示和技巧(我們也鼓勵你積極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

如感到生氣、沮喪或不安

以下是一些有用建議:

  • 呼吸運動
  • 邊聽你最喜歡的音樂邊跳舞或唱歌
  • 動手修理或製作
  • 做一些有創意的事,如填色、繪畫、 創意寫作或製作音樂
  • 寫日記
  • 洗冷水澡

更多建議,請參考如何管理憤怒情緒頁面。

如果感到抑鬱、情緒低落或孤獨

以下是一些有用建議:

  • 觀看喜歡的電視節目,讓自己心情變好
  • 讀最喜歡的書
  • 將所有負面情緒寫在紙上,然後揉成紙團或撕碎
  • 聆聽歌曲或觀看令你興奮的視頻
  • 給感到難過或孤獨的自己寫一封安慰的信
  • 抱抱寵物或毛絨玩具

更多建議,請參考抑鬱症自助頁面。

如果你感到焦慮、恐慌或緊張

以下是一些有用建議:

  • 給自己冲杯熱飲,慢慢品嚐;仔細觀察味道、氣味、杯的形狀及重量
  • 深呼吸十次,每次都大聲數出來
  • 儘量寫下身邊環境的資料,例如時間、日期、牆壁的顏色和房間裡的傢俱
  • 洗個熱水澡或淋浴。通過營造舒緩的氛圍和分散對身體的注意力,可以幫助改變心情

更多建議,請參考焦慮情緒和恐慌突襲的自助頁面。

如果感到解離或精神恍惚

以下是一些有用建議:

  • 慢慢呼吸
  • 聆聽周圍的聲音
  • 赤腳行走
  • 用毯子包裹自己,享受溫暖舒適的感覺
  • 吃或聞帶有強烈味道或氣味的東西

更多建議,請參考解離症的自助頁面。

如果想自我傷害

以下是一些有用建議:

  • 在皮膚上貼上膠布或膏藥,然後剝下
  • 將冰塊放在想要傷害的地方
  • 洗個冷水澡

更多建議,請參考自我傷害的自助頁面。

「很多建議並非適合每個人,我們都應該嘗試尋找合適自己的應對方法。勉強使用無效的方法只會適得其反。」

長遠的應對建議?

給自己預留一些時間,把健康放在第一位。這樣做的話,可以大大改善自己的情緒健康。以下是一些有用的建議:

跟別人傾訴

當心情不好時,與他人溝通可能十分困難。但是,跟他人分享煩惱,其實可以幫助我們更容易處理情緒。如不想向身邊的人傾訴,可以使用熱線服務。

可以致電撒瑪利亞會的免費熱線傾訴問題(多國語言熱線:2896 0000)或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中文熱線:2389 2222)。有關不同熱線和服務的更多資訊,請參考Mind HK的心理健康服務指南

寫心情日記

觀察情緒,有助你進一步了解自己和自己的情緒模式,同時更可以察覺心情的變化。很多人喜歡透過心情日記來觀察自己的心情。

想想自己做過的好事,或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美好事情。練習對自己好一點,同時紀錄曾經有效及有幫助的方法和技巧。

「有時,我的症狀並不會妨礙生活,但也有些時候,卻會令人難以承受。在出現症狀時,難免會怪責自己。可是我會提醒自己,這就是我需要繼續努力的事情,偶然做得不夠好也是人之常情。」

未雨綢繆

你不一定能夠跟別人分享自己的感覺、需要的幫助,因此建議自己可以事先制定危機處理計劃,說明在緊急情況下,自己期望的應對辦法。

計劃可以包括:

  • 與誰聯絡
  • 想接受或避免什麼治療
  • 希望身邊的人在什麼時候考慮幫助你入院

危機處理計劃可以有很多不同種類。

聯絡精神健康問題的提倡者

如覺得自己沒有得到適當的聆聽或治療(如與醫生交談或接受治療後),可以向精神健康問題的提倡者求助。

有關出現情緒問題時的自助建議,請參考精神健康問題的自助頁面。

製作自助盒子 把一些對自己有幫助的東西放在盒子裡(如在準備精神急救箱一樣),在有需要的時候可以用上。

盒子裡可以包括:

  • 喜歡的書、電影或CD
  • 壓力球或智力玩具(用於宣洩煩躁情緒)
  • 有用的語錄或鼓勵語句
  • 令自己安心的圖片或相片
  • 柔軟的毛毯或毛绒玩具
  • 有香味的蠟燭或薰衣草袋

「我學會了如何分散注意力。我最喜歡的是《正向本子》,它就像是一本剪貼簿,裡面充滿了讓我開心的東西。」

尋找自我傷害的應對策略

人格障礙患者有可能會通過自我傷害去處理難受的感覺及經歷。

請參考自我傷害的頁面,以了解其他的應對方法。

進行靜觀或放鬆運動

讓自己放鬆鎮定,從容處理無助的想法。請參考靜觀和放鬆提示的頁面。

「我學會了對自己好一點。如果積極面對,人生便會有所改善。有時我也會感到消極及失望,但我知道這只是一時的感覺。我告訴自己:我值得快樂,也值得過上充實的生活。我不會讓疾病影響自己的人生。」

朋輩支援

與有相似經驗的人交談,可能會對自己有幫助。通過朋輩支援,讓他人分享經驗、給予和接受支援、互相聆聽和學習。獲得朋輩支援的方法有很多種,例如:

照顧身體健康

身體健康會影響情緒感受,因此,應盡可能照顧自己:

  • 確保睡眠充足。睡眠可以補充精力,幫助我們應對負面的情緒和經歷。明白自己的極限,同時了解自己身體所需的休息,儘量多休息,保持身心健康。請參考應對睡眠問題的頁面。
  • 檢視自己的飲食習慣。定期進食和健康飲食可以改善情緒和提高精力水平。請參考食物與情緒的頁面。
  • 多做體能活動。即使是輕度的運動也能對精神健康有幫助。選擇的運動不必太劇烈,散步甚至使用椅子做運動也是不錯的選擇。請參考體能活動的頁面。
  • 多外出、多接觸大自然對健康有很多正面影響。請參考大自然與精神健康頁面,以認識更多不同的大自然活動。
  • 遠離毒品和酒精。雖然毒品或酒精有可能幫助轉移負面的情緒,但長期使用毒品或酒精會導致情緒更差,並且妨礙你正視問題的真正根源。請參考軟性毒品和酒精的頁面或香港賽馬會藥物資訊天地網站

尋求專家協助,以助找出問題的根源

一些人格障礙患者曾遭遇非常痛苦的經歷,例如虐待、欺凌或歧視。如果曾遇過類似問題,應該尋求幫助。

例如,如果在童年時受過虐待,可以向防止虐待兒童會網站尋求支援;也可以參考創傷後壓力症的頁面,了解其他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