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課程?
選擇適合你的課程對校園生活非常重要。高等教育的生活具無限可能,同時充滿無限挑戰。
全日制,兼讀或網上學位?
全日制學位仍然是許多學科和院校的唯一選擇,但高等教育正趨向彈性化。若不想當全日制學生,不少院校提供兼讀和網上課程,任君選擇。
好處 | 挑戰 | |
全日制 |
• 同學和導師互相砥礪,教學相長 • 更完善的教育系統,令學生更有動力 |
• 這可能是陌生的環境 • 課程彈性較低 • 較難根據自己的速度學習 |
兼讀 |
可能對以下有幫助: • 半工讀 • 肩負其他責任(如兼職、當義工等) • 進行治療 |
• 完成課程需時較長 • 如果肩負其他責任(如兼職、當義工等),可能較難專注學業 |
網上課程 |
• 無須考慮交通問題 • 可安坐家中完成課程 |
• 需要很強的自律 • 較難認識同科同學,「獨學而無友」 |
我會如何學習?
不同課程對學生的課業要求不同,課業性質可以是重要的考慮因素。
- 考試、功課或報告?除了考試外,不少課程根據功課或實際評級,可能適合不善面對考試壓力的同學。
- 包括海外交流嗎?在學校支持下到海外交流可能很吸引,但要離開家鄉的支援網絡也並非容易。
- 包括實習嗎?對不少職業性訓練來說,例如教育、醫療、護理等,實習也是必要的,有助了解行業、建立聯繫和技巧。這可以是幫助你適應工作環境的好機會,當然也具很大的挑戰性。
- 課堂時間多嗎?課堂時間過多的話可以對學生造成負擔,但太少的話則對學生自學能力要求很高,學生自己要肩負更大責任。
對焦慮症患者來說,職業訓練課程是很大的挑戰。
「修讀傳理學要求我採訪他人,對我來說是很大的挑戰。」
我希望住在哪裡?
居住地點對學習體驗影響匪淺。不妨考慮以下因素:
- 要留在家中嗎?對已建立良好支援網絡的人來說,留在家中更容易穩定情緒。
- 要離家嗎?對很多人來說這不是個選擇,要到心儀大學就讀必須離家,對不少人來說離家幫助他們全面融入校園生活。
- 家和大學之間交通方便嗎?如方便的話,當掛念家或者適應不了大學環境時,你的家可以是一流的避風塘。
我希望在怎樣的大學學習?
不同大學學習氣氛差異不小。瀏覽大學網頁、學生會專頁和參與開放日皆是了解學習氣氛的渠道。
- 在校園大學中,不同教學樓和宿舍大樓距離相對較近。校園創造一個比較強的社區,令同學之間容易互相認識,但是(視乎地點)可能在生活、娛樂方面較不方便。
- 在非校園大學中,教學樓可能分佈於城市中。這很方便生活、娛樂和建立校園以外的生活,但在教學樓之間穿梭也更費時。
- 學生數量較多的大學可能感覺上沒有個性,但往往能提供更多支援予學生,規模較大的學生會也提供更多課外活動。
- 學生數量較少的大學通常專精於某學科,提供小班教學,但可能只提供有限度的社交機會和學生支援。
我可以尋求甚麽協助?
不同大學提供的支援、不同地方的保健服務皆有不同,所以應該了解甚麼服務對你最有效。
- 大部分大學提供的輔導服務有節數限制,且多數難以提供專業治療(如認知行為療法等)
- 某些大學有聘請心理健康顧問,提供長期支援予具心理健康問題的同學。
我如何作出決定?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做決定,請記住你並不孤單,不妨徵求意見:
- 跟學校事業規劃中心談談
- 聯絡大學或書院的招生部門,他們可提供各種資料,提供意見及協助一般願意提供詳細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