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聆大使

#此時此地:研究生辦公室的最後一天

你永遠不會獨行!(利申:不是利物浦球迷)

我在大學校園合共生活了六年。六年間總算見證自己由孤獨一人到願意尋求援助,直到今日自己總算有能力陪伴其他人。

開首四年的本科生生活即使身邊有友善親切的同學、朋友和師長,我還是感覺非常孤獨無助。為了換取成功達到一大堆自我期望的機會(包括要考獲獎學金和讀博士成為大學教授),我選擇掩藏和獨自承受情緒精神問題所帶來的不便,更抗拒求專業援助,以保持自己在其他人心目中「學霸」和「高才生」的印象。最後我成功做到外表從容自若,甚至不費吹灰之力就達成目標。不過自知內在狀態一直都非常混亂,情緒亦如驚濤駭浪一般起伏不斷。也許一切孤獨無助在於要獨自走過這片荒野之地。

豈料之後兩年的研究生生涯剛好遇上疫情、社會事件及其他個人問題,自己情況終於惡化到要抵擋住不安去尋求輔導、社工、臨床心理學家和醫生的專業支援。同時也因為個人生活、研究和教學進度受阻而要戰戰兢兢地向指導老師坦白自己情況。幸虧有身邊朋友、師長及同學的支持,我總算可以兼顧治療、研究和教學,順利完成論文答辯,成功以優異成績準時畢業。

畢業兩年後,自己也輾轉換過不同工作,當年導修課的學生也在不同事業領域有所發展,又有些選擇繼續深造。直到今日大家仍保持聯絡,不時亦會互相寒暄問候。畢業後的自己亦深受自己的學生啟發,希望繼續用自己經歷作其他人的腳前燈路上光。

與其話自己用六年時間順利完成學位和畢業論文,不如話自己用六年時間學會接納自己情緒狀態、不再因尋求他人協助而感到羞愧,而且開始有氣力去陪伴其他同路人繼續走以後的路。